小朋友在家可與親人正常溝通,甚至不停說話,但每年返學就「唔講嘢」,小心是患上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臨床心理學家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屬其中一種焦慮症,患者往往被誤會是怕醜、無禮貌或對抗性行為,嚴重可影響日常社交和學習。
記者 梁麗兒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多見於5歲以上兒童上,問題可持續數個月或數年不等。部份人升上小學才被發現,也有年青人出現此問題。此病所指的「選擇性」是指患者本身的語言能力正常,但會在一些特定的社交場合不能說話,例如學校等。一般會先由老師發現,例如患者不與人打招呼、不能回答老師的提問或指令如讀生字,與同學欠缺交流,部份人或會用手勢、點頭或搖頭作回應。有些人會無法表達要飲水、如廁等個人需要,情況嚴重,「似木頭坐喺度無反應」,影響日常學習和社交,包括考試、面試等。
「佢哋唔係唔想講或唔願意講,而係講唔到」,葉指,惟患者經常被誤解為怕醜、固執、硬頸,甚至被責怪無禮貌、對抗性行為。選擇性緘默症原因有很多,包括患者先天性格較焦慮、內向、敏感或「細膽」,以致在受壓環境下感恐懼,藉著保持沉默作自我保護、找回安全感。後天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