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理工大學言語治療所舉辦,實習言語治療碩士生為活齡學院會員提供聽力篩查。
需時約10-15分鐘 完成篩查後可獲簡短評估報告 可轉介作詳細聽力評估 費用全免 日期: 9/10, 11/10, 16/10, 19/10 (選一日) 地點: 理工大學言語治療所 (F座FG701室) 開放時間: 上午 10:00-11:30 或下午2:00-3:30 (每位參加者評估時間為15分鐘) 網上登記SEN學生升小後不獲提供康復訓練 團體倡服務延至主流小學
本港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人數持續上升,多個團體就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政策聯署,促請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改善政策。香港特殊教育學會代表認為,現時教師於特殊教育的相關培訓嚴重不足,建議政府重推兩年制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課程,使校內的支援協調工作更加順暢。
特殊教育學會代表容家駒表示,2017/18學年有5.4萬名學生就讀於不同類別學校,當中於公營主流學校的SEN學生人數達 4.5萬名,比起5年前的人數急升接近35%。
他認為,特殊教育統籌主任(SENCo)缺乏充足培訓和職級較低,難以於校內執行統籌工作,建議政府將SENCo提升至「主任級」,即高級學位教師職位,並重推兩年制的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課程。他又認為,政府應該同時於幼稚園等學前教育單位,設立SENCo。
本身為退休中學副校長的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代表郭勝南表示,現時SEN學生的評估經常出現學校行政凌駕專業判斷的情況,批評校方故意調低SEN學生支援層級,「剝削」他們獲得支援的權利。他又指,即使SEN學生獲發「學習支援津貼」,在現行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津貼經常被誤用,甚至濫用,令 SEN學生未能得到應有支援。他認為教育局必須大幅提高津貼金額外,亦需改變現有撥款和監察機制,…
閱讀全文
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AD/HD研討會2018
親愛的先生、女士 :
本中心與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將會在2018年10月20日舉辦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AD/HD研討會2018。當天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醫生擔任專題講座講者,分享AD/HD在不同成長階段及過渡期的困難與挑戰,隨後有AD/HD過來人及其老闆分享在職場上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多位專家分享如何協助和支援AD/HD學童及其家庭, 內容豐富實用,費用全免(需要交通安排除外),歡迎各位報名參加!有關當天研討會資料如下:
日期 :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時間 : 14:00-18:30 (13:45開始登記)
地點 : 香港教育大學大埔露屏路10號C-LP-11演講廳
對象 : 家長、老師、社工及對AD/HD有興趣的人士
費用 : 研討會入場費用全免
截止報名日期:2018年9月30日
網上報名 : h…
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 ADHD 森美 連凱欣醫生 李耀基醫生 分享
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 ADHD 森美 連凱欣醫生 李耀基醫生 分享
ADHD 成因?
ADHD 有咩症狀?
ADHD 係咪細路仔先會有?
ADHD 對細路仔有乜影響?
ADHD 對細路仔長大後有乜影響?
閱讀全文
視覺感知係乜?有乜遊戲活動幫小朋友?何定邦 職業治療師 講解
視覺感知係乜?有乜遊戲活動幫小朋友?何定邦 職業治療師 講解
記住Like 何姑娘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elovedhome2013/
閱讀全文
社工將自閉男童頭撼牆襲擊罪成 官斥不能接受工作環境應離開
被告周耀麟。
在屯門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任職的男社工涉將9歲自閉男童的頭撼向牆及拖出房外,社工否認一項普通襲擊罪,今在屯門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罰款5000元。裁判官水佳麗指被告事後已轉職為保險從業員,毋須判以高阻嚇力的刑罰,另指被告身為社工,應富有愛心,照顧有需要人士,若不能接受此工作環境應離開。
辯方求情指考慮被告周耀麟需處理不少有問題兒童,壓力非常大,以不適當手法處理事件是因環境造成。
裁判官指這些兒童出生已出現問題,「有得選擇亦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另指若不能處理應離開,並指責環境因素不能解釋此舉,「不喜歡就離開,不要做宿舍家長」。
男童父親在庭外訪問指案發後2天接獲匿名人士舉報才揭發事件。男童患有語言障礙、輕度智障及自閉症,自去年9月寄宿於涉案校舍。父親多次就校舍設施問題去信教育局,惟教育局只回覆需交由學校調查。父親指因自閉症患者對聲音十分敏感,不能長期處於嘈吵環境,涉案校舍未有為自閉症學童設立寧靜房,父親更形容涉事飯堂為「雜差房」,因患有不同症狀的學生,包括需用儀器協助呼吸、肢體殘障、語言障礙及自閉症,均在同一飯堂進餐。
http://hd.stheadline.com/news…
閱讀全文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 http://www.jmhf.org/
根據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結果指出,全球約四分一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或情緒病。常見的情緒病包括:經常焦慮症、驚恐症、社交焦慮症、強迫症、創傷後情緒病、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等;精神病則包括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和老人痴呆症等。
有調查顯示,抑鬱症更是近年情緒病症中的頭號殺手,號稱:「新一代都巿殺手」。雖然患病情況普及,但大眾對情緒病的認識不深,多存有歧視或偏見,而很多患者甚至已患病也不自知,亦未能及早接受適當治療,白白喪失寶貴的生命。
曾經飽受抑鬱焦慮症折騰的林建明小姐感同身受,希望大眾能對包括抑鬱症在內的情緒病有更深入的認識,決定與一班熱心義工成立「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致力推廣情緒病的知識,減少誤解及歧視,令患者及其家屬得到更多諮詢渠道、資源和幫助。
「心 晴行動慈善基金」為一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基金信託人、顧問團及執行委員分別來自不同界別,除了精神科醫生及臨床心理學家外,亦有律師、藝術家、演藝界人 士、傳媒工作者等等。大家都觀察到社會上抑鬱症及各種情緒病越來越普遍,部分成員更有親友是情緒病受害者,因此當林建明小姐提出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