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全力推行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表示,為保障市民和維持公眾對醫療系統的信任,政府會積極跟進於今年6月向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2017》的立法工作。
她表示,政府將全力推行「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為言語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聽力學家及營養師進行認證程序,並以此為基礎,着手為相關專業引入法定註冊制度。政府將透過立法建立新發牌制度,加強規管私營醫療機構。《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草案》已於今年6月提交立法會審議。
閱讀全文
【施政報告】每年預留4.6億助特殊需要幼兒學前康復
林鄭月娥指出,現時接受學前教育但有特殊需要的幼兒,例如患自閉症、過度活躍症、或有語言及讀寫困難的幼兒,極須盡早接受學前康復服務。 她稱,政府在2015年年底推出「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安排跨專業團隊到校為有特殊需要的幼兒提供學前康復服務,團隊包括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心理學家、社工及特殊幼兒工作員。試驗計劃有顯著成效。
政府決定在試驗計劃完結後,即從2018/19學年開始,將計劃納入為常規服務,並為此每年預留共4.6億元經常開支,將接受服務的幼兒名額由約3000個於兩年內倍增至7000個,希望達致學前康復服務「零輪候」時間的政策目標。
此外,社會福利署正聯同教育局,探討如何加強對有特殊需要的幼兒的支援,讓他們在升讀小學後獲得適切的服務。另外,社署會於2018年10月起,將一個特別為支援高能力自閉症青少年及其照顧者的先導計劃常規化,以提升他們的生活、社交、就業等技能;為自閉症人士的家長或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以及為服務自閉症人士的資助康復服務單位和前線員工提供諮詢服務和專業培訓。
閱讀全文
「語你同行」輔助溝通iPad及Android應用程式
為幫助自閉症兒童表達所需,融入社群,協康會言語治療部推出應用程式(App) ─ 「語你同行」輔助溝通工具,內設常用詞彙圖片、造句功能、個人化圖片及詞彙庫、及真人發聲(廣東話及普通話),兒童可隨時隨地透過圖片及發聲功能,直接表達所需,學習與人溝通。
來源: 協康會
Apple iTunes Store 及 Play Store
閱讀全文
言語治療-App-一按通-社交故事-香港耀能協會
由香港耀能協會開發的「社交故事一按通」應用程式,現已可於iOS 或Android平台的智能電話及平版電腦免費下載。
「社交故事一按通」收錄了100個具本地特色的社交故事,有助自閉症兒童發展社交認知和技巧,這也是現時被廣泛應用的自閉症兒童教導方法。本會將社交故事製成應用程式,除方便家長及老師應用,更添置了多項功能,以切合自閉症兒童的需要。
下載方法:於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App Store或Play Store的搜尋功能中輸入「社交故事一按通」便可。
source: 香港耀能協會
下載 Download
閱讀全文
【IQ76誤當100】「教育心理學家」評估出錯 累學童遲求醫
對學生及家長而言,針對特殊教學需要(SEN)的評估和治療,多等一個月都太久。
小二的心心(化名)平日學習、做功課、玩遊戲,都較身邊的同學慢,成績追不上,同窗灼人的目光教心心壓力超負荷,甚至抗拒上學。母親看在眼裡,想到一個微小願望:可否讓心心加時作答,完成考試?
偏偏願望卻遙不可及。心心的母親付數千元聘私人執業的「教育心理學家」,希望得到專家建議,為女兒加時考試,結果其資歷及評估均不獲教育局承認;「專家」更錯將屬IQ76「有限智能」的心心,評為IQ100、智力正常,家長的假希望被撕碎一刻,如被推進深淵。
心心小時候曾被評為發展遲緩,數年前於主流小學讀小二時,學習問題愈見明顯:「心心每日要5、6小時才完成功課,抄一百幾十個字都要2小時⋯⋯很慢,考試無可能寫得出。」母親Sue指,心心成績經常徘徊於合格邊緣,她亦對此十分介懷,面對學業的巨大壓力,曾一度壓力大得肚痛嘔…
聰鳴語音工具箱 Android App
「聰鳴語音工具箱」流動應用程式既可提供一個互動訓練教材,讓前線同工(包括言語治療師及幼師)教導兒童正確的發音及有效評估學習進度;同時,家長亦可透過應用程式在家中進行訓練。透過一系列的互動遊戲訓練,以提升兒童辨別及說出不同輔音的能力(Consonant identification & production)及提高他們的語音意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並提供更多語音刺激(Speech sound stimulation),令兒童更有效掌握語言的能力。
聰鳴語音工具箱Android Play 下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