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前服務單位進行「LEGO積木治療」時,成人一當面需確保活動的過程安全順暢,另外一方面亦要擔任「引導者」,從旁協助幼兒解讀他人的想法,并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運用合宜的社交溝通技巧。成人在「LEGO積木治療」中的角色詳列如下:
1.確保幼兒有機會扮演不同角色,以學會不同的社交溝通技巧
成人需在每節活動開始時協助幼兒分配角色。在訓練初期(第一或第二階段),角色安排可由成人主導,或利用抽籤的方法來決定;到了訓練後期(第三階段),成人應引導幼兒去協商安排,或想出能公平分配角色的方法,如以包剪揼或抽籤來決定。分配角色後,成人須確保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多輪的活動,讓幼兒在每一節訓練中,都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學習不同的社交溝通技巧。例如,幼兒在擔任「負責砌」的角色時,能有較多機會學習如何禮貌地提出要求和修補溝通失誤;他們在擔任「負責俾」的角色時,則可學習如何恰當地作出監察(如監察另外兩位幼兒是否正確地進行仿砌)等。
2.協助幼兒把「LEGO積木時間規劃」內化,並引導幼兒之間互相提點
當幼兒沒有遵守規則的時候,導師應多引導幼兒參考哦「LEGO積木時間規則圖」作自我提醒,減少對幼兒直接作出口頭指示。例如幼兒沒有回應組員的說話時,導師可運用規則圖,指出規則圖中「聽見自己的名字時,可以問:『咩事呀?』」的守則,以提醒他要回應別人。透過逐步建立自我提醒的意識,幼兒能減少對成人口頭指示的依賴,並把規則內化,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遵從相關的社交規則。
當幼兒對「LEGO積木時間規則」展示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時,導師應引導組員之間互相監察並作出善意的提點,已建立幼兒的小組意識和朋輩之間的身份認同。
3.引导引導幼兒理解社交環境中的重點並作出恰當的回應
自閉症幼兒在整合社交資訊及心智解讀的能力較弱,因此導師應協助幼兒在情境中尋找線索(如留意他人的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情境中的細節),去猜測別人的想法及理解別人行為背後的原因,從而作出時合適的應對方法。譬如,當「負責俾」的幼兒未有回應「負責砌」的幼兒的要求時,導師可以指導「負責砌」的幼兒透過觀察組員的表情和身體語言,來猜測「負責俾」的幼兒可能沒有專注於對話中。在這個時候,導師可以引導「負責砌」的先叫組員的名字以取得他的專注,再引發溝通。
4.根據學習進度調整給予提示的方法及次數
成人應根據幼兒的能力來調整提示的方法及次數。在訓練初期,成人可給予較多樣化及密集的提示來協助幼兒掌握社交溝通的技巧。隨著幼兒的進步,提示應逐漸減少,以加強幼兒的自發性及類化能力。例如幼兒在活動初期未能掌握發問的技巧時,導師可給予口頭提示(我地一齊問下:「你要咩呀?」)、手勢提示(打開雙手示意幼兒發問)和視覺提示(句式字條)作協助。當誘餌慢慢掌握到發文的技巧,導師可只給予手勢提示來示意發問,同時亦應減少給予提示的次數。在訓練的後期,導師應減少各種提示,讓幼兒能嘗試自發性發問。
5.記錄幼兒的學習進度並調整活動內容
導師應在每一節活動時記錄幼兒的表現,以了解幼兒的學習進度。如幼兒以掌握足夠的技巧,並已達成各階段的訓練目標,導師便可安排幼兒進入下一階段的訓練。有關各階段的訓練目標及進度記錄可參考第五章《本會推行的「LEGO積木治療」訓練方法》。
第一階段:
例子1:掌握規則
目標:幼兒能遵守不同角色的分工;幼兒能遵守LEGO積木時間規劃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自行在「負責俾」幼兒B的籃中拿積木
成人的角色 | |
「負責砌」幼兒A看到「負責俾」幼兒B籃中的目標積木,想伸手拿它 | |
導師:「你做緊咩呀?」 | 引導幼兒描述他的行為 |
幼兒A:「攞積木。」 | |
導師指向幼兒A的名牌:「你係『負責砌』定係『負責俾』架?」 | 以名牌作視覺提示,並以問題引發幼兒遵守不同角色分工 |
幼兒A:「負責砌。」 | |
導師指向規劃圖,並指出合適的規則及發問;「啲積木係(幼兒B名字)唧,你想攞要點做?」 | 以問題方式,及利用「規劃圖」作視覺提示,來提醒幼兒要遵守規則 |
幼兒A看到規劃圖後讀出規則:「『如果要拿別人的東西。先開口問』」 | 幼兒以規劃圖作自我提醒 |
幼兒A:「(幼兒B名字),我要打唧紅色積木」 | |
幼兒B把大紅色樂高積木交給他 | |
*隨著幼兒慢慢掌握到「LEGO積木時間規則」,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2:引發溝通
目標:幼兒能主動與組員引發溝通
情境:分配好角色及物資後,「負責砌」的幼兒A在觀看模型相片,「負責俾」的幼兒B則在把玩籃中的積木,未能開始活動及引發溝通。
成人的角色 | |
導師:「你地做緊咩呀?」 | 引導幼兒描述自己的行為 |
幼兒A:「睇緊模型相。」
幼兒B:「疊積木。」 |
|
導師指向規劃圖,並住處合適的規則(「大家合作砌積木」),並說:「點樣做呀?」 | 以「規則圖」作視覺提示,並以問題引導開始合作建構活動 |
幼兒A和B回應:「要大家合作砌積木。」 | |
幼兒A和B回應老師后仍未有開始溝通 | |
導師指向幼兒B的名牌:「你係『負責砌』定係『負責俾』架?」 | 以名牌作視覺提示,並以問題引導幼兒遵守不同角色分工 |
幼兒B:「負責俾。」 | |
導師再指出「句式字條」中的句式「你要咩呀?」並對幼兒B說:「(幼兒A名字)要負責砌積木,你可以問下佢要咩積木。」 | 以「句式字條」作視覺提示,並以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向另一位幼兒發問以引發溝通 |
幼兒B:「(幼兒A名字),你要咩積木呀?」 | |
幼兒A:「我要細唧紅色積木。」 | |
幼兒B把小紅色樂高積木交給他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到開始活動及引發溝通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3:修補溝通失誤
目標:幼兒能修補溝通失誤;幼兒能運用引發對話的技巧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已向「負責俾」的幼兒B表示要求拿積木,但幼兒B沒有回應。
成人的角色 | |
「負責砌」幼兒A:「我要藍色積木。」 | |
「負責俾」幼兒B只顧看著窗外,沒有回應。 | |
導師向幼兒A:「你睇下,佢個身向往窗口,眼睛望住出面。」 | 指出組員的肢體動作(如:身體側向其他方向、眼睛望著其他東西) |
導師:「佢有冇留心?有冇望住你?」 | 引導幼兒解讀別人的身體語言 |
幼兒A:「冇。」 | |
導師可再追問:「咁佢聽唔聽到你同佢講嘢?你可以點做?」 | 引導幼兒去想出修補溝通失誤 |
幼兒A:「唔知道。」 | |
導師指向規劃圖,並指出合適的規則(與人交流前,先叫別人名字),問;「點樣做呀?」 | 以「規則圖」作視覺提示,並利用問題引導幼兒重新引發對話,以修補溝通失誤 |
幼兒A;「(幼兒B名字)」 幼兒B聽到自己的名字後望向幼兒A。 幼兒A重複要求:「我要長唧藍色積木。」幼兒B把長懶得樂高積木交給他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到修補溝通失誤及重新引發對話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4:修補溝通失誤
目標:幼兒能修補溝通失誤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已向「負責俾」的幼兒B描述需要的積木組件,但描述不夠仔細幼兒B不知道對方要找哪一個積木組件
成人的角色 | |
「負責砌」幼兒A:「我要積木。」 | |
「負責俾」幼兒B不知道他要哪個部件,沒有回應他,只是看著他 | |
導師對幼兒A說:「你睇下,佢個樣,眼睩睩咁,又唔攞積木俾你。」 | 指出組員的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 |
導師:「佢個樣好似係唔知道你想要邊種積木。」 | 引導幼兒解讀別人的表情/動作 |
幼兒A:「我要積木。」(指示重複句子) | |
導師:「你睇下,(幼兒B名字)睇唔到張相,而佢又有好多唔同顏色同大小唧積木,所以唔清楚你要咩。」 | 指出溝通失誤的原因,引導幼兒去修補失誤 |
幼兒A:「我要打唧綠色積木。」 | 嘗試修補溝通失誤 |
幼兒B把大綠色積木交給他 | |
*隨幼兒慢慢掌握修補溝通失誤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5:修補溝通失誤
目標:幼兒能修補溝通失誤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已向「負責俾」的幼兒B描述需要的積木組件但幼兒B拿了錯誤的積木組件
成人的角色 | |
「負責砌」幼兒A:「我要紅色細積木。」 | |
「負責俾」幼兒B拿了一個紅色大樂高積木 | |
幼兒A不知所措 | |
導師:「咦,佢攞的啱唔啱呀?係咪佢聽得唔清楚所以攞錯左?」 | 指出溝通失誤的原因 |
導師:「咁你可以點做呀?」(指向「句式字條」中的句式:「唔係__,我想要__積木」) | 利用「句式字條」作視覺提示,並以問題引導幼兒去修補溝通失誤 |
幼兒A:「唔係大積木,我想要紅色細積木」 | 嘗試修補溝通失誤 |
幼兒B把小紅色樂高積木交給幼兒A | |
*隨幼兒慢慢掌握修補溝通失誤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第二階段
例子1 :尋求協助
目標:幼兒能以說話尋求朋輩修正
情境:「負責俾」的幼兒C在自己的籃中找不到「負責砌」的幼兒要求的積木。
成人的角色 | |
導師:「發生咩事呀?」 | 引導幼兒找出問題 |
幼兒C:「我揾唔到半圓形紅色積木。」 | |
導師:「咁可以點做?」 | 引導幼兒去解難 |
幼兒C:「再揾下啦。」(再次在自己的籃中找積木) | |
導師:「都係揾唔到,你個籃入面冇半圓形紅色積木。有冇其他辦法呀?」 | 指出幼兒的辦法未能解決問題,引導幼兒想出其他解決辦法 |
幼兒C沒有反應 | |
導師指出另一位「負責俾」幼兒D籃中的目標樂高積木。 | 給予視覺提示引導孩子相處解決辦法 |
導師再指出「句式字條」中的句式並說:「你地兩個都係『負責俾』,可以互相幫助。你可以問下『你有冇…』」 | 以「句式字條」作視覺提示,並以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向另一位幼兒尋求協助 |
幼兒C:「你有冇半圓形紅色積木?」 | 幼兒在視覺提示下尋求協助 |
幼兒D把半圓形紅色樂高積木交給他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到尋求協助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2 :尋求協助
目標:幼兒能遵守「LEGO積木時間規則」;幼兒能以以語言向別人尋求協助
情境:「負責俾」的幼兒C自行在「負責俾」的幼兒D的籃中拿取目標樂高積木
成人的角色 | |
導師:「發生咩事呀?」 | 引導幼兒找出問題 |
幼兒C:「我冇黃色花。」 | |
導師:「咁可以點做?」 | 引導幼兒去解難 |
幼兒C看幼兒D籃中的目標樂高積木,然後伸手去拿 | |
導師指向規則圖,並指出合適的規則。 (如要拿別人的東西,先開口問) |
以「規則圖」作視覺提示引導幼兒遵守規則 |
幼兒C看到規則圖后,向幼兒D發問:「你有冇黃色花?」 | 幼兒以規則圖作自我提醒,並以語言來尋求協助 |
幼兒D把黃色花形樂高積木交給他 | |
*隨幼兒慢慢掌握「LEGO積木時間在規則」及尋求協助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3:讀取社交提示
目標:幼兒能從情境中讀取重要的社交提示去引發下一輪轉的活動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砌好一個樂高積木部件後,其他幼兒在看樂高積木模型,沒有人開始下一轉
成人的角色 | |
導師:「你地砌完呢部機器人未呀?」 | 引導幼兒找出問題 |
幼兒們對比相片及模型後說:「未呀,未砌個頭」 | |
導師:「啱啱(幼兒A名字)砌咗呢度,我地又未砌完,要繼續砌喎」 | 引導幼兒找出情境中的提示去明白應取得下一個樂高部件去延續活動 |
其他幼兒看著「負責砌」的幼兒B,期待他開始描述所需的樂高積木 | |
幼兒B沒有反應 | |
導師對幼兒B說:「其他小朋友望住你,好期待咁。輪到邊個呀?」 | 引導幼兒別人的表情/肢體動作去明白輪到自己去引發下一轉活動 |
幼兒B開始向「負責俾」的小朋友描述樂高積木:「我想要黃色三角形積木」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到何時輪到自己去引發下一轉活動,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4:共同協商
目標:幼兒能與擔任同一角色的組員協商及達成共識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及B同時向「負責俾」的幼兒C要求積木
成人的角色 | |
幼兒A:「(幼兒C名字),我要紅色長積木」
幼兒B:「(幼兒C名字),我要綠色的積木」 |
|
導師:「兩個一齊講,都唔知聽邊個講先。你地話點做好呀?」 | 指出問題,引導幼兒協商砌積木的次序 |
幼兒B:「輪流負責砌啦,(幼兒A名字)先,跟住再到我」 | |
導師:「(幼兒A名字),你覺得呢?」 | 引導幼兒發表意見 |
幼兒A:「好,我首先攞紅色長積木,跟住再到你攞」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到與擔任同一角色的組員協商及達成共識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第三階段:
例子1:發表意見
目標:幼兒能專注活動及發表意見
情境:「負責創造」的幼兒A在砌樂高積木模型時,「負責俾」的幼兒B望著課室的地板發呆
成人的角色 | |
導師:「(幼兒B名字),小朋友砌緊積木模型」 | 取得幼兒的注意,引導他重新投入活動 |
導師:「你覺得佢砌成點呀?」 | 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意見 |
幼兒B:「唔好睇。」 | |
導師:「咁不如你話俾小朋友聽,睇下佢想唔想改?」 | 引導幼兒向組員提出自己的意見 |
幼兒B:「(幼兒A名字),砌一個大半圓形積木做頂帽好唔好?」
幼兒A:「好。」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到專注活動及發表意見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互動 |
例子2:監察他人
目標:幼兒能恰當地作出監察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把樂高積木部件砌錯了,「負責創造」的幼兒B看到後想把該部件拿走
成人的角色 | |
導師:「發生咩事呀?」 | 引導幼兒說出問題 |
幼兒B:「呢度砌錯咗,要拎走。」 | |
導師指出幼兒B的名牌並問:「你負責做咩架?係咪你負責砌?」 | 以名牌作視覺提示,並以問題引導幼兒遵守不同角色分工 |
幼兒B:「唔係,(幼兒A名字)先係。」 | |
導師:「你見到佢砌得唔啱,你可以點做呀?」 | 引導幼兒以合適的方法監察組員,並作出提點 |
幼兒B:「同佢講。」
幼兒B對幼兒A說:「呢度唔啱。唔係砌喺藍色積木上,應該砌喺紅色積木側邊。」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到恰當地監察他人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3:尋求協助
目標:幼兒能以語言尋求協助
情境:「負責砌」的幼兒A不知道如何組合樂高積木部件
成人的角色 | |
「負責砌」的幼兒A拿到樂高積木部件後不醉到如何組合。 | |
導師:「發生咩事呀?」 | 引導幼兒找出問題 |
幼兒A:「唔識砌。」 | |
導師:「點算呀?頭先係邊個創作呢個模型架?」 | 以問題引導幼兒去解難 |
幼兒A:「係(「負責創造」幼兒B)砌架。」 | |
幼兒A向幼兒B發問:呢個係點砌架? | 幼兒發問以尋求協助 |
幼兒B:「首先呢個砌喺大唧藍色積木上面,然後再砌黃色半圓形積木喺上面」 | |
*隨幼兒慢慢掌握解難及尋求協助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
例子4:共同協商
目標:幼兒能與組員協商及達成共識
情境:三名幼兒因大家也想先做「負責創造」的角色而爭論
成人的角色 | |
三名幼兒在爭論由誰「負責創造」 | |
導師: 「發生咩事呀?」 | 引導幼兒找出問題 |
幼兒A: 「我想做『負責創造』先!」
幼兒B及C: 「我都要做!」 |
|
導師拿出規劃圖,並指出合適的規則(「大家合作砌樂高積木」)
導師:「除咗『負責創造』,仲要有人『負責俾』同『負責砌』先可以完成積木模型,一陣間再交換角色啦。」 |
以「規則圖」作視覺提示,並利用問題引導幼兒要分工合作砌樂高積木 |
幼兒B:「邊個做『負責創造』先呀?」 | |
導師:「你話呢?不如你提議下小朋友可以點做,睇下小朋友贊唔贊成。」 | 引導幼兒與其他幼兒協商 |
幼兒B:「不如猜包剪揼,贏嗰個做『負責創造』先。」 | 幼兒想出方法去解決爭執 |
幼兒A及C:「好啦!」 | |
*隨幼兒慢慢掌握協商及達成共識的技巧,導師應逐步減少給予提示,直到幼兒能自行完成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