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護士照顧自閉兒的真情剖白:別隨便批評小朋友「無家教」

自閉症兒童不好受,照顧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也不好受。80後媽媽Alice為照顧患上嚴重自閉症的4歲兒子瞬瞬,去年7月辭去月薪3萬多元的護士工作,甚至花光原本用作置業的首期,只求兒子每日有一小進步。作為自閉兒童父母,Alice對受盡白眼有深刻體會,希望市民不再隨便批評小朋友「無家教」,因為隨便的一句批評,傷害了無數自閉兒童家長的心。她又在facebook成立「迷路媽媽」群組,與同路家長共勉。 4月2日為「世界自閉症日」,聯合國訂下「世界自閉症日」,希望提升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的認識和關注。 4歲的瞬瞬年多前被確診患上嚴重自閉症,Alice坦言當時難以接受,甚至想過與瞬瞬一同尋死, 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小孩會有問題,當時真的非常難過,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希望與瞬瞬消失後便沒有煩惱! 幸好,尋死只是一時衝動的念頭,Alice與丈夫四出尋找可以幫助瞬瞬的方法,報讀不同的訓練課程,接受各樣的治療,惟效果卻不太明顯,令Alice十分沮喪。 經過一年的治療,瞬瞬的進步並不明顯,Alice決定辭去護士工作,在家自己訓練。 瞬瞬除確診患有嚴重自閉症外,亦懷疑患上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and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閱讀全文
  • 0

訓練口肌改善吞嚥 防鯁喉意外

今年先後發生兩宗兒童鯁喉不治的意外,為不少家長敲響警號,更引起大家高度關注兒童進食的安全問題。其實除了食物大小和形狀,口肌發展及吞嚥時的肌肉控制不成熟,亦有可能導致吞嚥障礙,隨時危及性命! 文︰陳靜珊 「孩子始終是孩子,不要誤以為孩子變聰明了,生理上會因此成熟。」兒科醫生張傑指,鯁喉容易發生在孩子身上是因為他們的口腔肌肉尚未完全發展或是吞嚥時肌肉未能完全配合,「孩子一不留神,食物便會繞過正常進食的過程,跌進食道以外的地方,而氣管往往就是最常見的位置。」 進食時,除注意不要邊大笑邊進食和狼吞虎嚥外,亦要因應孩子的口肌發展及吞嚥能力給予恰當的食物。 粟米片加牛奶 屬高危食物 張傑表示,通常導致鯁喉意外的食物有兩類:一是魚骨這類引致創傷性的食物;另一類是糖果、花生、提子等會阻塞氣管的食物。一旦食物阻塞主氣道,有機會窒息致死;若阻塞其他氣道的分支,則會引起炎症。心樂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資深言語治療師及言語發展顧問范霈宜亦提醒,父母為孩子處理食物時,除了因吞嚥粒狀食物時難以控制,須切成條狀外,一些混合質地的食物亦要小心,尤其是混和固體及液體的食物,例如粟米片加牛奶,孩子有可能咬粟米片…
閱讀全文
  • 0

香港自閉症聯盟

香港自閉症聯盟 『香港自閉症聯盟』Autism Hong Kong 最初是由創辦人余秀螢先生聯同數位香港自閉症兒童家長、社工及志願人士於2000年成立的自助組織,早期的目標只是架設網站(www.autism.hk),為華人社會提供網上中文自閉症資訊。
閱讀全文
  • 0

香港聾人協進會

香港聾人協進會 香港聾人協進會(聾協)於1976年,由一班聾人義工成立。聾協是香港最大及歷史最悠久之由聾人管理之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全面社會福利、醫療及教育服務給聾人、弱聽人士、其家人,以及其他殘疾人士。聾協同時是世界聾人聯合會的香港代表,代表香港聾人出席本地、國內及國際聾人會議。
閱讀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