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現今港童「十八般武藝」,但讓孩子學習多國語言,又或對他們過分保護,原來會使孩子在特定環境下沉默不語,出現「選擇性緘默症」。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孩子如出現選擇性沉默絕不能輕視,因除或會影響學業,嚴重更會出現焦慮症狀,甚至作出如鎅手等行為。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一般而言小孩的學習能力很高,惟當壓力過大時,或會出現選擇性緘默症,「任何形式的壓力都可能導致此病症,如家庭問題、學習上遇障礙,得不到滿足感或能力未達要求等,若家族有人曾患焦慮症也會增加風險。」
屬焦慮症 被過分保護會致病
心理學家鄒凱詩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則指,選擇性緘默症屬焦慮症一種,患者的說話能力沒有問題,但會在特定場合沉默,包括學校或在新的學習環境與新同學接觸,而且情況持續1個月及會影響日常生活,「若小孩在小時候學太多語言,或會令小孩感壓力而有焦慮,繼而出現選擇性緘默症。」
傅子健醫生
除學太多語言外,小孩若被過分保護,亦會導致選擇性緘默症。傅子健指,若父母過分保護小孩,會令其失去自立能力,上學後難以獨自適應新環境;他接觸過的選擇性緘默症個案中,年紀最大為一位14歲女孩,跟父母說話時有如「開籠雀」,「但當轉校後在校內則一句說話都不肯講,老師叫她答問題或朗讀都做不到,更試過因太緊張致小便失禁。」他續指,此病症同時影響其學業,「在小組討論環節中,她亦拿不到分,因而出現嚴重焦慮症狀,拿出利器鎅手。」
延誤治療 社交障礙影響學業
傅醫生稱,若孩子出現選擇性緘默症但延遲治療,或會出現社交障礙,亦會影響孩子學業,長大後說話亦會出現「鬼食泥」情況,嚴重更要請父母「代言」,不敢直接回答別人的問題,久而久之會影響孩子的自信。
在治療方面,傅指要先排除孩子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包括智商或自閉症測試,隨後會教孩子學習放鬆,循序漸進為他們增加挑戰,如先找身邊數位較熟悉的朋友聊天,然後嘗試在班房向眾人說話,以至上台演講。鄒凱詩亦指會先與孩子建立關係,再讓他慢慢與陌生人對話,逐步讓他面對自己的焦慮,從而讓他建立社交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