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家可與親人正常溝通,甚至不停說話,但每年返學就「唔講嘢」,小心是患上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臨床心理學家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屬其中一種焦慮症,患者往往被誤會是怕醜、無禮貌或對抗性行為,嚴重可影響日常社交和學習。

記者 梁麗兒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多見於5歲以上兒童上,問題可持續數個月或數年不等。部份人升上小學才被發現,也有年青人出現此問題。此病所指的「選擇性」是指患者本身的語言能力正常,但會在一些特定的社交場合不能說話,例如學校等。一般會先由老師發現,例如患者不與人打招呼、不能回答老師的提問或指令如讀生字,與同學欠缺交流,部份人或會用手勢、點頭或搖頭作回應。有些人會無法表達要飲水、如廁等個人需要,情況嚴重,「似木頭坐喺度無反應」,影響日常學習和社交,包括考試、面試等。

「佢哋唔係唔想講或唔願意講,而係講唔到」,葉指,惟患者經常被誤解為怕醜、固執、硬頸,甚至被責怪無禮貌、對抗性行為。選擇性緘默症原因有很多,包括患者先天性格較焦慮、內向、敏感或「細膽」,以致在受壓環境下感恐懼,藉著保持沉默作自我保護、找回安全感。後天常見因素包括父母過份保護、太控制,或屬社交拘謹族、社交技巧差,日常很少與他人溝通,包括少接觸朋友或親戚,令子女都受到影響,與人交流缺乏信心,其他原因可涉及一些創傷性經歷如喪親、受虐,或搬屋、轉校等環境轉變。

選擇性緘默症與言語障礙亦有分別,葉稱,前者是其中一種焦慮症,屬心理及社交問題,並非由語言發展引起,言語障礙則不會只局限在特定場合出現,當中也有很多方面,例如運用語言、理解方面有困難等。家長如懷疑子女有緘默症狀,應盡快與學校老師或社工溝通及聯繫,情況若持續1至2個月,應向專業人士求助。

如何可以幫小朋友改善緘默症情況

要改善緘默症情況,葉建議家長可邀請一名與子女熟悉的朋友或同學,回家一齊玩,有助減少焦慮,逐漸可增加至兩名。若情況有改善,可邀請老師家訪,先在家建立關係,有助日後回到學校可正常說話溝通。另外,可擴闊子女的社交圈子,多接觸他人,如帶他們見親友,但不要勉強子女說話,或責怪他們不合作如「點解屋企肯講嘢,返到學校又唔講」。

老師亦可讓緘默症學童多說話,例如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集體回答簡單問題,然後逐漸改為分組回答,再慢慢減少回答學生人數。另外,要避免公開鼓勵或讚賞患者,以免他們因受注目而有壓力。

選擇性緘默症的發病率介乎0.03%至1%,患者可同時出現其他問題,如社交焦慮症、分離焦慮症、言語障礙等,但並非引致選擇性緘默症的原因。葉指,曾有7歲女生由幼稚園至初小,返學都很少說話,惟問題日趨嚴重,「遇到派漏工作紙」、「尿急要去廁所」等情況,也未能表達需要,故經學校社工轉介臨床心理學家跟進。

葉稱,家長形容女兒在家說話正常,但每當返到學校便不說話,即使老師要求讀生字、答問題,女童也不能回答,估計是因「怕老師、怕答錯問題」,導致返學不說話。女童需接受連串行為治療,包括透過睇故事書,模仿書中人物說話,起初先「做口型」,再慢慢說話,情況才逐漸改善。

改善緘默症情況由「做口型」開始

一般情況下,臨床心理學家在治療期間,會先與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建立關係,例如透過一般他們有興趣的遊戲,如圖卡遊戲、唱歌等,增加雙方的互信。之後再透過不同的表達方法,鼓勵他們多表達,例如先由「做口型」開始,下一步嘗試細細聲說話。內容也不能太複雜,先以最簡單的單字講起,然後再講短句,以循序漸進方式進行訓練。

選擇性緘默症定義●持續在某一個特定社交場合不能說話如學校,但在其他環境如家裡說話正常
●情況影響日常學習、工作或人際溝通
●持續至少1個月,但返學首個月不計算
●不說話的原因,並非不熟悉或不懂得該社交場合所用的語言
●與言語障礙、自閉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無關
資料來源:《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5版
註:家長懷疑子女有症狀,應與學校老師或社工溝通,情況若持續1至2個月,應向專業人士求助

改善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家人及老師貼士

●家長可邀請一名子女熟悉的朋友或同學回家玩,減少焦慮,逐漸可增加至兩人
●若情況有改善,可邀請老師家訪,先在家建立關係,有助日後回校說話
●日常多接觸其他人,例如帶子女外出或見親友
●避免責怪子女,或強迫他們說話,如不應講「點解講唔到」、「唔應人無禮貌呀」
●老師可鼓勵患者在課堂上集體回答一些簡單問題,逐漸改為分組回答,慢慢減少回答的學生人數,藉此鼓勵他們多說話
●老師在課堂避免公開鼓勵或讚賞,以免患者因受注目而有壓力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圖)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多見於5歲以上兒童上,問題可持續數個月或數年不等。部份人升上小學才被發現,也有年青人出現此問題。夏家朗攝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圖)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多見於5歲以上兒童上,問題可持續數個月或數年不等。部份人升上小學才被發現,也有年青人出現此問題。夏家朗攝(蘋果日報)

Source: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181011/SDSHEQTU6PPAZCHMYB2H2NRM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