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在零至六歲的階段,家長都特別關注他們的語言發展。可是,並不是每個小孩,都能夠在公眾場合中,表現其與生俱來的說話能力。醫學文獻顯示,全球大約有百分之一的幼童,在某些特定環境下,總是不肯說話。而背後的原因是,他們患上了「選擇性不語症」。

  「選擇性不語症」,發病年齡一般為2至5歲。醫學界相信,此病症跟遺傳及環境因素有莫大關係。環境因素方面,經常轉換新環境,如新移民面對新生活,亦有機會誘發病症。研究更發現,若家庭成員中,以超過兩種語言溝通的,孩童的發病率亦會較高。患者在家裏,跟家人溝通可以是滔滔不絕的,但當他們在特定環境下,例如外出、在學校裏,總是說不出話來。患者很多時侯還伴有焦慮症,發病時,出現口乾、肌肉繃緊、作嘔和肚痛等徵狀。

是害羞還是「選擇性不語症」?

   小朋友在學期初,因難以適應新環境而不願說話,這個很普遍。但撇除開學的適應期,若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以至影響小朋友的學習和社交,家長便切勿掉以輕心。若確診患上「選擇性不語症」,應把握小學階段的黃金治療期。否則,患者升上中學,會出現社交障礙,影響學習成績。長大後,口齒亦會欠缺伶俐,不擅社交。治療方面,除了利用抗焦慮藥物,建議家長可考慮先以非藥物方式,例如遊戲治療或行為治療,處理孩子的焦慮感。

遊戲治療:個案分享

   彤彤今年七歲,自小一開始,在學校裏不願說話。升上小二,情況並沒有改善,她漸漸被同學疏離。由於上課不肯回答老師提問,經常被老師責備,認為這是對抗性行為。經評估後,證實彤彤是患上「選擇性不語症」。建議她接受遊戲治療,治療師讓她通過玩具表達內心的焦慮,從而幫助她處理根本的不安感。彤彤經過治療後,逐漸能夠在不同場合下說話。考中文口試時,放膽跟老師對答,令她感到很滿意。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的關鍵,在於家校合作,以循序漸進的方法,鼓勵患者在安舒的環境下,逐步開放自己說話。先由單字到語句,由熟悉同學,以至跟成人對談,逐步解決患者開口說話時面對的挑戰。

  欲速則不達,作為家長及老師,不要勉強孩子說話,同時也不要過份保護。只需跟隨小朋友步伐,給予正面鼓勵,便能減輕他們的焦慮感,改善病情。

黃汝明精神科醫生

source: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176/20200129/830190/%E5%B0%88%E6%AC%84-%E9%86%AB%E4%BE%9D%E7%AD%86%E5%AF%AB-%E9%81%B8%E6%93%87%E6%80%A7%E4%B8%8D%E8%AA%9E%E7%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