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及家長而言,針對特殊教學需要(SEN)的評估和治療,多等一個月都太久。
小二的心心(化名)平日學習、做功課、玩遊戲,都較身邊的同學慢,成績追不上,同窗灼人的目光教心心壓力超負荷,甚至抗拒上學。母親看在眼裡,想到一個微小願望:可否讓心心加時作答,完成考試?
偏偏願望卻遙不可及。心心的母親付數千元聘私人執業的「教育心理學家」,希望得到專家建議,為女兒加時考試,結果其資歷及評估均不獲教育局承認;「專家」更錯將屬IQ76「有限智能」的心心,評為IQ100、智力正常,家長的假希望被撕碎一刻,如被推進深淵。
心心小時候曾被評為發展遲緩,數年前於主流小學讀小二時,學習問題愈見明顯:「心心每日要5、6小時才完成功課,抄一百幾十個字都要2小時⋯⋯很慢,考試無可能寫得出。」母親Sue指,心心成績經常徘徊於合格邊緣,她亦對此十分介懷,面對學業的巨大壓力,曾一度壓力大得肚痛嘔…